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最美兴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方竹产业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将产业规模扩充了超过四倍,同时打响了产业品牌,成为助农增收的地方特色产业,如今更是迎来了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进一步蜕变。
2012年,仙峰苗族乡境内零散分布约2万亩方竹,乡党委政府抓住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契机,整合资金对方竹产业进行扶持。2016年,兴文方竹笋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仙峰苗族乡的方竹面积已经超过8万亩,产值超4000万元,仙峰苗族乡获得了“中国方竹之乡”称号。但瓶颈却也随之而来。粗放地发展方式对产业形成制约,成为仙峰方竹由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化的一堵墙。要想打破这堵墙,就必须要找到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出路。
最终,科技成为仙峰方竹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仙峰苗族乡连片规划了2万亩方竹产业园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生产管理,近期已顺利完成500亩方竹科技示范点打造。“我们通过多种技术相结合进行科技示范带动,包括已经进入科技示范点的智慧化云平台系统,整个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操作 ,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和应用软件进行操作,把科技和便捷的操作模式成功接入整个方竹园区打造中来。”仙峰苗族乡副乡长冯毅介绍说。在智慧化管理系统的控制下,科技示范点内的土壤、环境、方竹生长状况等都会被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水、肥、空气、种植密度、枝条高度等各项适宜方竹生长条件的最佳指标,再配合控释肥、通气增氧、肥水一体化滴灌、密度调控、钩梢等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实现种植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操作,还能够极大提升方竹产量和质量,亩产值较传统种植模式也将得到大力提升。“以前想都没想过方竹林里面会给我们建园区,把基础设施搞得这么好,方竹林里安装了浇水施肥设备,减少了人工 ,这个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仙峰苗族乡方竹产业园区竹农陈文富说道。如今,生长在高海拔环境的仙峰方竹,靠着持续的富民增收能力,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不过,仙峰方竹的蜕变还远未结束,在科技示范带动基础上,林下种养殖、精深加工、生态康养旅游等一系列新的产业规划,不断推动仙峰方竹实现从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升级。
|